球盟会(中国)

发扬“工匠精神”,剪出“科研之美”—— 读《蒋新松传》有感

发布时间:2016-07-01

  最近,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汇“工匠精神备受关注简单来讲,“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独立、踏实务实浮躁、宁静致远精细,执着专一。 

  作为中国科研实验室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一名普通的一线科研工作者,“工匠 精神这个词,我的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了我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蒋新松院士的身影。 

  1931 年,蒋新松院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951 9 月考 入交通大学电机系工企自动化专业,1952 9 月在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学习, 

  1953 9 月因国家教育部撤销派遣计划,返回交通大学电机系学习1956 9 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研实验室自动化研究所,1965 9 月被调到中国科研实验室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之后,蒋新松院士在中国科研实验室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扎了根, 奉献了他的一生。 

  蒋新松院士带领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率先在国内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研究。1979 年经他提议“智能机器在海洋中应用被列入国家“重大科 技项目,他任该项目总设计师,制订总体方案,并负责部分航控系统的具体设计 与装调,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海人一号样机,1985 12 月首次试 航成功,并深潜 199 ,能灵活自如地抓取海底指定物,技术达到了当时同类型 产品的世界水平,而后以 RECON-IV 为起点相继开发出我国机器人产品系列,并打入国际高科技市场1994 ,他领导“索者号潜深 1000 无缆水下机器人“CR-01潜深 6000 米无缆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工作,从而把我国水下机器 人研究推向世界最高水平。 

  在研制工业机器人及特种机器方面,蒋新松院士主持并参加了我国第一台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总体和控制算法设计,提出了基于微分分析器原理的轨迹算法 的快速实现方法,该成果获中国科技进步二等奖领导并参加“攻关工 业机器人的心脏-控制器的任务,提出采“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现代化动 态联合公司方式,着手筹建工业机器人产业,已初步开拓了一批国内市场领导 了装配型动态跟踪移动机器人系统,高压水切割机器人,核电站检查维修机器人等研制工作,为我国机器人的研制及应用作出了贡献。 

  此外,蒋新松院还创建了国家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和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为我国机器人开发工程转化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讨基地 作出贡献。作为机器人技术方面的著名专家,蒋新松院士对新兴的 CIMS 技术造诣深,而且能博采众长,不断提出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新思想和新见解,而且 亲自实践,指导整个自动化领域的高技术研究开发,迎头赶上他带领自动化领域这支队伍使 CIMS 从一无所有到今天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的特种机器 人也几乎是从空白开展到今天令人瞩目的水平。 

  蒋新松说过:“生命总是有限的,但让有限的生命发出更大的光和热,让生命更有意义,这是我的夙愿我只讲生命的质量,不求生命长短的数量,活着干, 死了算!。蒋新松院的事迹,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从容独立、踏实务实蒋新松院士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科研工作需要踏踏 实实下功夫:不贪多,不好高骛远,花缭乱,不惜力,费事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 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 

  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科研心境要保持从容淡泊:外边的世界很热,自己 却不轻易盲从灯红绿中的诱惑很多,却坚“初心,“走心,像 田野一样安静,像诗歌一样平和“静能生慧,“静能生乐,所以,科研工作者 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开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让 技术开展,离浅入深,不断飞跃。 

  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尚·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惟一,允执厥中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 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轻薄、肤浅和粗糙。 开展思想不精细,工就上不了档次。所以,我们要有 “人有我优的技术追求,选定一个目标,努力用一生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精心打造,永不放弃,不遗余力,精益求精,甚至用强迫一样的思维,让技术和产品“ 99% 99.99%的过程中,迂回推进,不厌其烦,努力坚守,把每一工作内容,当作工艺品一 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久而久之,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开展奇迹、震撼效应。 

  品似梅,奋斗成功路,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如松,砥砺凌云志,青松傲凭风 骨劲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时刻蒋新松院士“工匠精神激励自躲开喧闹,回归宁静追风,坚守内在盲从,坚守独立,术方面默默 坚守,苦心探索,“工匠精神得到时代,让中国制造水平断提升,剪 出“科研之美 (数字工厂研究室团支部 傅洋)

 


附件下载: